近期,增城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广州市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豆婊方龀堑哪勘暝妇吧瓒ㄎ耙司右艘狄擞蔚南执械裙婺I乔�,并把“生态经济集聚区”作为核心功能,致力于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积极探索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为增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增城一江两岸
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筑牢生态屏障
划定并严守生态�;ず煜�。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水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全区共划定生态�;ず煜�304.9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增城区北部和西部生态区域。
构建“三江四片四核”的生态保护格局。�;ざ备闪�、增江、西福河三大江河流域,依托三大流域,形成山水城田相互渗透的城乡生态安全格局;保育北部白水寨—大东坑山林生态片区、西部凤凰山—白水山山林生态片区、东部太子—兰溪山林生态片区、南部农林生态片区四大生态片区,将三大山林生态片区打造成碳汇价值高地,将南部农林生态片区打造为农林复合的优质生态系统示范片;提升荔湖—增塘水库、南香山森林公园、白洞水库、联安水库四大生态核心,建设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宜赏宜游的精品生态公园,打造市民亲近自然的最佳目的地。
生态系统�;す婊�
构建三级生态廊道体系。以东江北干流、增江河、西福河主要河道为支干,形成联通山水、贯穿城区、功能复合的“区域—组团—社区”三级生态廊道体系及“三纵一横”的生态廊道网络,促进城市组团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大东坑次生林地方级自然�;で�、增城白水寨地方级风景名胜区、广东太子兰溪地方级森林公园、增城湖心岛地方级湿地公园等10个自然保护地,系统性保护增城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呵护一方山水,拥有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开放共享蓝绿空间系统。立足增城“山、田、水、城”共融的空间基底,以东江、增江、西福河为脉,完善蓝绿空间布局,构建增城特色公共空间体系,打造畅达、活力、多元魅力的城市客厅。重点完善提升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增城综合服务中心两大发展核心开敞空间建设。广州东部枢纽中心以南香山森林公园为核心,支撑广州东部打造通山达江的蓝绿空间网络;增城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增江一江两岸滨水绿地贯通,提升增江画廊、荔湖公园、东湖公园、增塘水库等公园绿地的空间品质,建设开放共享的蓝绿空间系统。
增江画廊
完善公园体系。构建具有增城特色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转动绿色引擎,解锁山水间的财富密码
《规划》推动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构建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整合增城北部生态旅游、农业生产、乡村文旅等资源,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绿色崛起,美丽富民。依托增城丰富的森林、田园等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湿地+”“森林+”“碳汇+”模式,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增值路径,打造大湾区都市生态产品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能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例如邓山村“空壳村”蜕变成美丽乡村,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森林海通过“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助力废弃矿山“复绿生金”。
派潭邓村石屋
增城春日风光好,水碧山青入画屏。鸟语花香林苑翠,田园处处展欣荣。这不仅是增城春日风光的生动写照,更是增城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集聚区,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的有力见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