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佛山市新闻发布厅举行。

佛山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刘智勇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再造一个新佛山”等角度介绍了先行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他表示,先行区是佛山高标准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领改革创新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可以发挥承东启西作用,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利于佛山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新阶段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发现和重塑价值,为新佛山建设注入强大动能,展现“多彩佛山”。

佛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何战解读了《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先行区的规划建设理念。

《意见》总共分为总体要求、实施范围、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先行区建设的三个定位和2025、2027、2030年三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其中三个定位分别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

第二部分是实施范围。先行区由核心区、协同区两部分构成。核心区包括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6个镇街,重点建设北至思贤滘、南至甘竹溪、东至北江、西至西江的区域。协同区为西江、北江沿线的狮山、南庄、乐从、勒流、杏坛、荷城等6个镇街,与核心区协同发展。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重点实施六项工程:一是实施产业体系向新工程,包括引优育强战新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等。二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包括建设三大文旅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圈五带”旅游精品线、培育文旅产业七大新业态、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等。三是实施全域治水兴水工程,包括实施全流域治水、建设两江千里碧道、发展壮大水经济等。四是实施城乡添彩增绿工程,包括强化美学引领、促进风貌提升、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等。五是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健全基层治理模式等。六是实施重点改革攻坚工程,包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等。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五个强化”,分别是:强化机制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项目建设、强化各方力量参与。

关于先行区规划建设理念。佛山将紧紧锚定先行区建设的“三个定位”,努力塑造“1+2+3+4”的空间格局。即重塑1个环两江活力圈,即以环两江的江堤路为主轴,不断发现价值、重塑价值,持续优化旅游交通、景观风貌、文旅产业,使之成为佛山文旅融合发展版图上的一条耀眼“项链”;构建2条发展廊道,即以季华路及其西延线为主轴的陆路梯度发展廊道、以樵北涌—有为水道—官山涌—听音湖—吉水主排涌—陈仲海涌—人字涌—儒林水道—英雄河为主要线路的水乡联动发展廊道;布局3类产业集聚区,即文旅集聚区、工业集聚区、农业集聚区;提升4个新型城镇组团,即西南、西樵、丹灶+白坭、九江+龙江等4个城镇组团。

接下来,佛山将高标准建设先行区,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佛山市宣)

编辑:郑少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